close

 **「怎麼學」遠比「教什麼」重要

自律學習的理論推翻過去的學習理論,認為「學習者以前瞻的方式為自己行動」,而不是把學習看成「發生在自己身上一種外在的事件」,被動地對它做出「反應」。當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,擁有學習主控權,就會產生自發性的學習,不需外在的督促。而且他們會將學會某種技巧看成一個系統化和可控制的過程,他們願意為自己的成就承擔責任。

培養自學力,並不是「放任學生自己學」,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,教師教學方法、評量和作業、乃至學校的設計,都需要徹頭徹尾的改變。老師要以全新的方式和學生互動,以講課為主的教學已經不適用。強調自學力的校園,學生「怎麼學」,遠比老師「教什麼」重要。而專案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)就是教學第一線老師促進自學力最好的方式。

相對於傳統封閉式的學習活動,專案學習的每個專案,都和真實世界相關,而且整合不同科目,學生分成小組,運用科技,去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,最後還要公開發表學習成果。這樣開放活潑的學習,將抽象的學習內容轉換成具體的議題,引發學習動機,學生因此主動投入,願意深入探討問題,同時學到合作、運用科技、溝通等二十一世紀所需的重要能力。

專案學習印證了美國一句諺語:「告訴我,我會忘記;給我看,我會記得;讓我參與,我會了解。」愈來愈多研究和實例顯示,專案教學不是為了尋找正確答案,而是協助學生主動去探究、去找資料、去想辦法解決問題。學生喜歡、而且能夠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,這樣的學習效果更能持續。

專案學習像燎原之火,重新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,逐漸延燒到全世界每間教室。
路易西安納州的蘭特瑞中學八年級的「汽車專案」,整合數學、英文和科學課程。四個學生一組,要計算出購買汽車的貸款,要創作一則汽車廣告文案,最後大家動手廢物利用,將壞了的CD做出一輛用氣球推動的小車。

紐約哈林區的莫特霍爾小學五年級學生在「風箏專案」中,要創作一首關於風箏的詩,寫一個以風箏為主題的故事,還要先用電腦把風箏設計好,最後自己動手把它做出來。他們不但大量閱讀、寫作,還學會比例原則以及電子磁場原理。最後,每個人還要深入調查風箏在不同文化慶典中扮演的角色。
不易擺脫傳統教學思維的亞洲國家,也開始擁抱專案學習。

**亞洲國家 擁抱專案學習
日本京都市為培養學生自學自習的習慣,針對小學五、六年級學生,實施語文和數學的「綜合學習教育課程」,由於評估實施成效良好,明年四月起,也將拓展到中學一年級。

二○○○年,新加坡已將專案學習全面列入教學內容。香港也於同時啟動新一波教改,將「專題研習能力」列為五年內要達成的四大關鍵能力之一。

專案教學並不是設計幾個花俏的活動就夠了,而是有系統的配合學校正式教學內容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再引導學生一步步自己去解決問題。成功的專案教學,需要老師的創意和合作。
所有從事專案教學的老師都同意,為了整合不同科目,每天或每週必須花額外時間共同討論,腦力激盪的結果不但有利學生,老師自己也受惠良多。「我們每個人在教學上都有弱點,專案教學讓我們的強弱互補,互相學習,」蘭特瑞中學的科學老師琳達.沃絲基表示。

有新世紀的老師,才有新世紀的學生。在二十一世紀培養自學力和其他多元能力的教育現場,老師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傳遞者,而是諮詢、組織、計畫教學活動的「教練」。老師必須先具備面對改變的能力和技巧。也因此,美國專案學習的主力推手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(George Lucas Educational Foundation),以及許多教育相關的非營利組織,都將老師的專業發展列為核心工作,替老師設計了許多在職進修的課程,協助老師學習。

在德國也有一股老師學習熱潮。同樣強調自主學習的「克里柏教學法」,這幾年成為各階層老師的教學聖經。也是老師出身的漢茲.克里柏(Heinz Klippert)綜合自己的教學經驗,取法世界學習趨勢,發展出一套系統化教學法,藉著每週計畫方案、學習站等模式,提供學生更多機會去練習自主、學習方法(劃重點、摘要、視覺化)和溝通技巧。克里柏更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。他教老師用隨機原則去安排學習小組,避免一般合作學習時責任分配不均、同質性太高的缺點。「克里柏教學法」已經被七個德國的邦政府認可為老師在職進修的正式方案,並遍及全世界的德語教育界。

**課程、評量設計 從頭改起
培養自學力的重任,不能只推給第一線的老師,更需要其他配套措施。前端的課程設計,到後端的評量方法,都要能與鼓勵自學的核心精神相互呼應。

距離台灣最近的香港,二○○○年開始啟動教育改革,把「學會學習」,做為整體教育改革的中心。課程發展議會頒布了十年的計畫與總體課程架構大綱,並立下中短期目標及四個關鍵項目:從閱讀中學習、德育與公民教育、資訊科技與IT的能力,以及專案研習的能力。二○○七年底公布的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」(PIRLS)報告,香港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,從十四名躍升到全球第二,遠遠領先台灣的二十二名。主要關鍵成功因素,就是政府從課程設計到教師培訓,一貫而有系統的改造。

走進香港中小學的教室,立即能發現老師們不再是傳統的「講授填鴨」式教法,他們把學習的發球權交給學生。目標設定、做筆記、摘要、自我評量的學習策略,融入在每堂課程的實際操作中。他們甚至改變評量的邏輯,用「加分」取代「減分」,正面激勵學生自我挑戰。

美國聯邦教育部委託另一個非營利組織「二十一世紀技巧聯盟」(Partnerships for 21st Century Skills),從州政府教育部門的政策面著手,落實包括自主創新、團隊合作、判斷資訊、國際觀等二十一世紀工作者必備的基本能力。「二十一世紀技巧聯盟」結合了戴爾電腦、微軟、思科、英特爾等四十個跨國企業,以及全美最有影響力的「美國教師協會」,提供教育界各階層的說明及訓練。

**自學力 評量方式需更多元
該聯盟總裁肯.凱依(Ken Kay)以傳教的精神、風塵僕僕走遍全美國,執行這項艱鉅的任務。他清楚地指出,「這些技巧不能一項項分開教,必須要整合在一起,而且也不是只能用一個方法去教。」但是他很欣慰,目前已經有威斯康辛、麻塞諸塞等十個州政府正式宣布,將逐步把二十一世紀必備的新能力,落實到各州的課程標準、評量方式、教師專業發展裡。「相信到二○一一年,我們能爭取到美國二十六個州的加入!」凱依確信。

自學力也需要更多元的評量方式。傳統學校教學只注重數學和語言兩種能力的發展,紙筆測驗只把考試的能力當成唯一指標。「每個學生都想把學會的本領表現出來,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閱讀、會寫,有的學生會唱歌、有的會表演、有的很會說話,」杜瑞克高中ROCK學程的歷史老師保羅.葛利弗(Paul Grifo)長年觀察,專案學習就提供一個多元評量的機會。「學生如果能用他擅長的方式表現,他就會有動機繼續學下去,」葛利弗肯定地說,「我們的學生不但有考試的能力,還有組織力、領導能力。」

**自學力革命 父母不能缺席
在這場自學力革命中,父母更不能缺席。
在重視和支持孩子的技巧發展過程中,父母扮演關鍵性角色。只有父母、老師和孩子一起合作,才是最強大的學習關係。

各種研究顯示,自學力源自父母的期望,及對孩子學習和成就的間接支持。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某項學習技巧,例如數學解題技巧或閱讀、寫作技巧,必需投注大量時間,自己去練習。很多功課或作業必須在放學以後完成,父母可以在這裡著力。例如,協助孩子安排時間,減少競爭要求,並且獎賞孩子在技巧上的小小進步。當練習變成孩子日常生活的例行部分時,學習的技巧自然可以逐漸達到自動化的程度。

培養自學力,就等於替孩子備好強壯的羽翼,讓他無懼無恐地飛向二十一世紀的天際。
教室裡每個小小的改革,都是社會之福。培養自學力是一個空前龐大複雜的任務,但是看到孩子發亮的眼神、躍躍欲試的學習慾,就是大人最好的回饋。

自學力,二十一世紀的新關鍵能力
Why now?為什麼現在要談自學力?為什麼自學力凌駕一切,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關鍵能力?

自學力的定義:自己設定學習目標、找出可以達成目標的方法或策略、監控自己的學習歷程、根據學習結果調整學習方法,再繼續往前學習的能力。

自學力包含的六大架構:
1.規劃與管理時間的技巧
2.理解文章與摘要技巧(閱讀策略)
3.培養做筆記的技巧
4.培養預測及準備考試的技巧
5.培養寫作技巧
6.培養蒐集資訊運用科技的技巧

在家養成自學自習的六大秘笈
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?先幫助他認識自己,根據特質找出適合的學習節奏,同時建構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,可以啟動孩子「為學習而學習」的內在動力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孩子,父母除了適當引導外,也不要吝惜經常鼓勵哦。
策略1:培養時間管理的能力
策略2:設定目標和計畫,排出優先順序
策略3:有效的閱讀理解歷程
策略4:反覆練習求精熟,用五感增強記憶
策略5:自我監控與自我評價
策略6:適度自我獎勵,激發學習動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歌德英文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